中華慈化亭同理心協會

黃金盆師姊之易經文章回首頁/回上頁

損掛的思維

前言

     中國人的憂患意識特別強烈。
此種憂患意識可以產生道德意識;所憂的不只財富、權勢之不足,
更是「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徏,不善不能改。」
《論語:述而篇》也不是萬物的不能生育,而是萬物生育的不得其時……
這樣的憂患意識逐漸擴大。

    幸好有儒家孔聖發現周易的易德,特別以「履謙復恆損益困井巽」等九個掛。
來勉勵世人踐履修德,並窮理盡性,自成易之德慧而達成物情之變。
易大傳云:「易之興也,其於中古乎!作易者,其於憂患乎!」
由此更明白易聖懷此憂患意識勸我們要修德、修心,並以「反身修德」做為最佳途徑,
以崇德廣業,順性命之道,通幽明之故,動靜合宜,方為生生不息,日新其德。

文字般若

    損:犧牲奉獻,約束修己,益人佈施,革除減少,把有化為無。
為空才能真空生妙有,老子虛中章:「鑿戶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,
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」房子空才能給人住,車廂空才能載物乘客;
人之五臟六腑的胃要空才能容納食物,以及人的自我意識要暫且放空,
才能接納別人的意見。土地空才能播種。
自然的作用如此,人生的道理如此,思想的發展更是如此。
子曰:「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,然則聖人之意,其不可見乎!」
聖人言在此而意在彼。

損掛的七道貞損

1. 有損奢,以從儉者:

   聖人作易,君子學易;大象辭:「有孚,元吉,无咎,可貞,利有攸往,
曷之用,二簋可用亨。」儒家的心法在於「誠」。
詩曰:「衣錦尚絅,惡其文之著也。故君子之道闇然而章,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。」
又云:「君子之道淡而不厭,簡而文,溫而理,真味是淡,真道是常。
夫子恐後人不達,遂以為文飾當盡去。」

     祭祀貴乎用心虔誠,苟有明信,因時制宜,減損得當,
雖用二簋的祭品薦於神靈,鬼神尚能接受。所謂:「人有誠心,佛有感應。」
「誠則明矣」心誠則靈,待人處世,為人犧牲奉獻內心本乎「誠信、貞道」有感則有應,
就像叩鐘必有迴響,人渴喝水則止,飢食飯飽。
何況「二簋可用」乃是儉己豐人,出於至誠不謟諛,
故有孚大為得計,可正固自守,宜於「利有攸往」。

    損奢從儉,由儉從奢容易,由奢而儉則難。人的貪慾脾氣,一旦成習便難損。
因此聖人在三陳九卦的第一陳就提到損是德之修,修才是德之本。
修有二大功夫為「消、和積」消即是損,積則為益,損是虛,益是盈。
因此消積、損益、盈虛是「絕對」和「對待」的分野嶺。
老子觀徼章曰:「天下皆知美,之為美,斯惡已。皆知善,之為善,斯不善己。
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形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」

  世人是所以有相對的觀念,係由於「皆知」的「我執」所致招來煩惱、苦。
六祖壇經有言:邪來煩惱至,正來煩惱除,邪正俱不用,清淨至無餘。
這些名言在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,很多煩惱都是由於念頭的不正,患得患失,
奢侈心貪妄心和執著心才導致我們的心經常往外追,結果得來的是苦、煩惱。

  損奢從儉是先難而後易,所幸有佛陀的甘露以六度般若蜜來渡化眾生。
1持戒:度邪淫貪。
2布施:度慳貪。
3忍辱:度瞋忿。
4精進:度懈怠。
5禪定:度散亂。
6般若:度愚痴。
以此當濟世的良藥將積習改掉,性復德存。
正是說卦傳:「和順道德而理於義,窮理盡性以至於命」的哲理。

2.有損之損者

  損者要具備三個卦
1.夬卦,夬:決也、快也。夬卦的決心,剛決柔說,柔而和。
   快意即速,助人之急以快速為宜。
   象曰:「夬。君子以施祿及下,居德則忌」做到无怨无悔且不計功。
2.履卦的勤於履行、實踐。履是德之基。蓋履者禮也、理也。
   初九以其身心性命從語默動靜,舉足念慮以及視、聽、言、動合乎禮,敬慎所履。
   故象曰:「君子以辨上下、定民志。」亦合乎「酌損」。
   六四有疾,初九不以陽剛凌人把自已的事放下,
   速往接應盡到「已事遄往,无咎。」

  損者必先自損。原來未損之前有變爻的蒙卦,() ~前有山阻,後困於險顯出愚昧無知。
☵水在上是活水,☵在下是「死水」是愚昧之意。
象曰:「蒙。君子以果行育德」聖人體會培育素養,能啟發人的蒙昧當果決力行。
蓋蒙卦有發蒙、包蒙、困蒙、擊蒙。蒙者得良師用心輔導因材施教渡困難。
故合爻辭「尚合志也」。



  損者受啟發蒙昧以養正後理當去行第三個井卦的布施。
井,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。佈施濟人財,猶如吊井水明中去了,暗中來。
象曰:「井,君子以勞民勸相」以井之德博施濟眾,行三施:
以財施了冤愆,以法施了無明,以無畏施~了苦根。乃是作聖之功而利貞。
損者以借事練身,借處養心。亦得「尚合志」。

3. 損之益者

序卦傳:「損而不已必益,故受之以益」。
雜卦傳:「損益,盛衰之始也。」損卦的綜卦也是益卦。損益兩卦如影隨形。
損卦是交代生卦泰卦而來, 的九三爻和上六爻互換成 。是下行損,上受益。
卦有卦德,卦氣、卦象、卦理、卦數。六三爻居人位,有「三人」之象
。二、三、四爻至為☳~為足,有「行」之象。
三人行,損一人為二,下卦三個陽損九三一陽剩「二」陽爻,
☰變為☳~為兌,卦德為愉悅。兌卦在先天八卦數為二。
上六一人來下有「得其友」象徵。

   上卦☷坤為也,下卦☰乾為天,是天地定位;
上卦☶艮為山,下卦☱兌為澤,是山澤通氣。三陰三陽和諧宇宙論。
易大傳:「立天之道曰陰與陽」陽主升,陰主降陰陽相配合,以至生生不息。
「三人行,則損一人。一人行,則得其友」。
能謙損則必能受益而漸盛,增益不已,然增了過多又必盈溢而轉衰。
是為盛衰終始相循環。蓋損下益上、益上損下是謙損之德。
易大傳曰:「日往則月來,月往則日來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;
寒往則暑來,暑往則寒來,寒暑相推而歲成焉。
往者屈也,來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」是損益盈虛之道。

  六三爻:「三人行」,「三」代表眾、多、雜,眾則雜,雜而煩,煩生疑,多則疑。
比喻意見不合,故曰「三則疑也。」
俗云: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,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
這些句子充分說明人生在世變幻無常,處處有危機,障礙與挫折。
因為我們所乘的列車上是那麼多的擾攘、喧嘩、雜舌、猜忌、爭奪。
進德修業者想要雜而不厭,一本效忠,始終不變,須下功夫要有定於「一」。
易曰:「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。」利用讀易訣竅錯為恆卦。
唯心有恆德之人,方為不被環境所眩惑,勇於擇善固執,不至於厭倦頹唐,
並離相寂滅,斷疑生信。方能繼性成善,化憂患為快樂。

  一人行,則得其友。一人行得友而成「兩」,則陰陽配合。
易曰:「天地細縕,萬物化醇,男女構精,萬物化生。」聖人作易暗藏玄機。
若三人同行等於同時有三種不同意見。三則什而亂。
反而損一人剩二人才能兩人同心其利斷金。一人行,則得其友,
單自一人行反而較能得到良師益友。此「一」,是 復卦之一陽。
二、三、四,三、四、五互為 復卦初九一陽之復在於見天地之心,止於至善的根源,
自可復本來面目。
六三爻變則是 大畜卦,象曰:「天在山中,大畜,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。」
上卦☶艮,是靈山,下卦☰乾,為人身的金剛體;☶、☰是先後天同位,此身本在靈山中。

  損是減法、除法,以自減自除,二除二為一,一除一還是一,最後歸於一,
人得「一」為「大」,「執中貫一」唯有身為人才能做到。一減一得零、空。
因為富貴名利最後還是別人的,減到空,除到見天地之心。故曰:「為道日損」。

4. 損己而取人之益

     聖人借卦、象、彖、爻……點明了耐人尋味的哲理。
損卦六五與九二為正應,但九二堅守其中正之志,不肯自損其剛以應六五之虛。
人生成功有三部曲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隨順因緣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.把握因緣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.創造因緣。
今六五則自損其尊下應九二,把握謙德之貴,對長輩謙虛是應該,對平輩謙虛是和順,
對晚輩謙虛是高貴,對一般人謙虛是安全。誠哉所言,放諸四海皆準。
蓋五為陽位,今以陰六居之,是陽自損其實,也就是人君損去其尊貴,
虛已接下的態度,而得初九的「酌損」,九二的「守中」,六三的「全損」,
六四的損其疾」,都能增益的智士來效忠,獻其才智輔助他,國事治理的政和事諧,
當損之時受天下皆服之。
古有明訓:「能慈惠眾生使之披澤,則眾生自然悅服,遠近皆習。」
例如觀音菩薩聞聲救苦,手內楊柳不計秋,手處祈求千處現,苦海常作渡人舟。
其慈悲德惠留傳千秋萬世被後人供奉謨拜。

    爻曰:「或益之,十朋之龜。」蓋六五以居尊位能虛下人,是乃天道之損也。
故人君有此謙光下卑之德,誰不願為之竭盡忠?
古時兩貝為朋,十朋乃多或貴,可見其受益之多。六五以虛中自損來順從在下之賢。
古云「謀從眾,則合天心,得民者昌,失民者則亡。」以其能盡眾人之見合天地之理,
所受益由下來,所祐則是從上至。故曰「六五,元吉。自上祐之。」
六五之所以得元吉之道,是因其德能「虛中受益」合于天道
,有江海處下,百川歸谷之勢,故上天降福祐助,以成其德,
達到損益原則,至善大吉之道。故曰「弗克違,元吉」。

六五變爻成 中孚。九二:「鳴鶴在陰,其子和之,我有好爵,吾與靡之。」
象曰「其子和之,中心願也」。在行履的過程最貴一片虔誠。
心平氣和,依此修求仁義已身,再推而濟民利物。
如天地無私的包容萬物,養萬物合于天道,如父母養子女疼惜付出沒有任何條件。
正是「益之,十朋之龜」最好的比喻。

5. 損不善以從善

    人生最大的「犯罪、禍害、過咎」皆由「可欲、不知足、欲得」三種病態所招致的。
此乃「萬物唯心造」人的所言由此出,進而發展到行為。
一個人的名利欲求無窮,若不消則壑深難填,以至於不可自拔,脾氣毛病不除則離道愈遠。
老子曰:「持而盈之,不如其己。」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。
金玉滿堂,莫之能守,富貴而驕,自遺其咎。
功成明遂身退,天之道。」人並不是在逆境中才開始不幸,
而是在勢盛時即播下了不幸的種子。若能懂得功成明遂身退之道的哲理。
「勢不可使盡,福不可受盡,話不可說盡」握此道理將能使危機變轉機。

    六四爻「損其疾,使遄有喜「无 咎」人非聖賢,誰能無過,過而能改善莫大焉!。
疾損則身康,心喜則神疾損,而喜悅。
損一分人欲,則添一分天理,身心之疾損去則德行必日盛。人常因沾染惡習而不知,
小錯不斷,大過常犯。
以致有噬嗑卦「何校滅耳之凶及大過卦「過涉滅頂之災」昔日舜帝「聞善則喜」,
子路「聞過則拜」誠為吾輩之典範。
世人能面對過錯誠意改過,才能轉變命運、運命、了命使慧命生生不息以趨吉避凶。
故「无咎」。一日修來一日功,一日不修一日空。
佛陀教人修八正道來增長智慧,首先以「正見」、「正思」建立正確的見解、思想,
才能做出正當行為「正業」,說有益的言語「正語」,努力行善止惡「正命」
時時觀照正當的意念「正業、正命」把持恆心「正精進」。
世人若能修此八正道便能大覺悟,解除苦痛,實現「損不善以從善」的目標。
以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並行讓需要的人得到利益。
自然近者悅,遠則來,達到比卦「建萬國,親諸侯」之意境」。
六五變爻成睽卦彖曰:「說而麗乎明」雖睽,亦有可喜之象。」

    人在世間所追求的大抵可分為兩大類型:
其一是沉迷於物欲,全心全意向錢看齊,為了榮華富貴,名利權位可以不擇手段,
是以偷詐,巧取幾乎無所不用其極,最後產生瞋念,淪為怨怨相報,
人際的倫常煙消雲散,人與禽獸之差距逐漸泯沒。
無怪乎孟子曰:「人之異於禽獸幾希」缺了仁義禮智……等等道德之規範。
另一派則欲復見天地之心,欲使道德重整來拯救日漸泯沒的人性。
欲化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」的搖搖欲墜。探究其因一切罪障皆「貪、瞋、痴」三毒所造的諸惡業。

    聖人慈悲在易大傳三陳九卦尤以損卦做為德之修。
「修」拆其字體解其義為:人得一(道)就要揮三心,掃四相。
金剛經:「過去心」不可得:不執著於過去的功德而自滿、自彰、自我陶醉,
計功計果,優越自我,不能低心下氣,屈就現實。
「現在心」不可得:伏勢自己的才識能力,叛逆心熾,自我妄大之心不能降伏。
「未來心」不可得;伏不住妄想雜念,不能認理實修,打從心念上剛復好勝,
固執偏見,殘忍不仁,量小氣狹。當損至一絲一毫不存在,方稱圓滿天性。
以及「我相」:存我是我執。「人相」我是你非,我善你惡。
「眾生相」,產生瞋貪癡。「壽者相」:自私行為。若能革除這三心四相,將性如琉璃。
佛陀以此做為「懲念窒欲」的一帖良藥,更是邁向人道之善的路。

損己以益人者

  損為減損、修己益人,為道日損,故損宜先以身作則,
損己以益眾,損一以利群是損而為益。
上掛☶艮,為靜止,止于至善,止是損去一切慾望、我執、忿怒之心。
下卦☱兌,為心悅誠服,其悅澤之情有潤濡之德,見人有難必速往幫助,其志在行,
其志在行,其道在順。兩者相反相協,反者異其趣,
志不同道不合:協者互濟其偏即「損中有利」是為損道之大則。

     初九爻「已事遄往,酌損之」是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
。以聖人精神為榜樣。益人者,取人以身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,仁者人也,義者,宜也。
君子素其位而行、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,
益人適得其所需,當「酌損之」方不違損之道。

    九二以守正不損,強調「中以為志」有益於人。
中庸曰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命,修道之謂教,喜怒哀樂之未發,
謂之中,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,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,和也者,天下之達道也,
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」君子慎守中和之道,存心養性及求自性即能主宰一切。
故能均衡謂之得中和,和則貴。孔子提倡和為貴,孟子強調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
故賴放在人和基礎,後天八卦中央戍已土,人來到世間是後天,人死後入士為安,
能入於土中而安,歸於中即是中道。書云:「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」
坤卦文言:「君子黃中通理,正位居體,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,發于事業,美之至也。」

    中則正,正則不偏不倚。修身在正其心者,身有所忿懥,則不得其正,
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,大學八修目以正心做為修身的基礎。

    聖人觀象取法立意,推演到天地養育萬物。
以頤卦:「慎言語、節飲食」養性、養形、養德、養神……皆是頤意。
老子曰「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」啟示知人不必言盡,別人的事,小心的說留些口德與己。
以及老子的五修以修身為本,修身在於一言一行,不虛發妄動。
所謂:庸言之信庸行之謹,言顧行,行顧言,嚴謹修持,做到真實不欺。

    六三爻:三人行,損一人:一人行,得其友。
菜根譚曰:人生減省一分便超脫一分,言語減便寡愆尤。
思慮減則精神不耗,聰明減則混沌可完。
修道首要解空,空才能妙用。
人身難得今已得,天地人「三才居天地之間」,
因為惟人才能參贊天地之化育。
子曰:「道不遠人,人之為道而遠人,不可以為道。

    三人行,損一人行為二。
易大傳:「蓋天下无不二者,一與二相對待,生生之本也。」
三則餘當損,乃是損益之大義也。
書云:「目兩以視而明,耳兩以聽而聰,足兩以步同行,手兩以端拱而恭。
故「足過是福,有餘是禍」。

    一人行得其友。復卦得一陽,而萬物更新,太極得一而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
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業。
老子得一章:「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盈,
萬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為天下貞。」老子強調「得一」為道,
道是混然而成,道生天地,天地生萬物,萬物依道而生存,天地萬物是道生之德。
可見萬物是由道生,道生一、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
萬物無以生將恐滅,人一旦失去了道,就成為沒有靈性。可見「一」是一切根源。

不損之損者

    九二爻以利貞征凶,而弗損益之:上九爻以弗損益之,无咎。
兩者皆是不損之損者。 中間三四五互為坤卦,五行為土,卦意為靜。
二三四、三四五互卦成復五行為木,卦德有奮動之象,三四五、四五六互卦成剝卦,
五行是土,有靜止之德。剝變復,必資坤土,氣之返還,德之生育,道之根源,數之轉代。
皆必于坤厚。而人道近地,陽宜蓄藏,故道在教人止靜,以生育其身,而復于道。
復之道當損,應以守為志故可「利貞」。
損下益上之時不宜進,故爻曰:「征凶」二者志于中和方成其用,中則和,和則利。
如九二損剛以柔說應上,則失其剛中之德。
故戒所利在「貞正」,征行則失其「貞正」而凶。
若失其剛貞而用柔說,適足以損之而已。
世上之愚者雖无邪心而唯「知竭順上為忠者「蓋不知「弗損益之」之義。
志存手中則自正矣。大率中重於正,中則正矣,所以正不必中也,能不減損其正,
能增益他人,則有益於上矣。

    九二變爻的頤卦「慎言語,節飲食」。
善言者非道不言,非理不說,言不輕發,言滿天下無厭惡,
以及老子:「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,塞其兌,閉其門,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。
皆是為「利貞」、「和中」的準則。不應以其長貪欲,而損壞了剛正之節,結果是凶。

    上九處卦之極,高處不勝寒,要有發悲願的勇者,勇要有忠義之勇,如關岳是也,
有德善之勇如耶穌是也,勇,君子用之則善。
上卦☶艮卦德靜止。
諸葛亮誡子書曰:「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,
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」。
人之所以要寧靜實在是為了致遠:在我們生活中也十分重視「止」的功夫。
例:百米賽跑在起跑點「蓄勢待發」,跳遠、游泳前的「定」皆用得恰到好處,
動靜不失其時,才能發揮。☶艮可說是良知、良能一起始點。

    互卦 剝卦上九爻:「碩果不食,君子得輿,民所載也:小人剝廬,終不可用也。」
所謂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佛家說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。
上九變爻為 臨卦象曰:教思无窮,容民无疆,運用智慧嚴於律已,寬以待人,
敦厚而不苛刻,始能得人人心悅誠服,上下融洽,得在下的臣民服從。
世云: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。
孔子周遊列國講仁義、佈真理,被世人尊稱為「萬世師表」
:觀音菩薩現三十二相應遍塵利,心甘情願犧牲才有今天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。
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
    農夫將太緊密的菜苗、花苞去除則讓其他的蔬果長得更美好、更豐碩。
花草、樹木經過修剪是為損,卻能更有美感。
用於進德修業,則知努力於損人欲「不善」
其目的在復天理(從善)天理復,必能遠害而得喜。
明自善臨之道以誠敬、仁愛之心以身作則,示民以範並能自誠來成人成物。
上九之一陽,如木之根,核中之仁,代表人之自性光輝,放之則彌六合,
四端由此生發,其得能於己無損,於人有益。
有如世尊,古佛功果圓滿而處處為家,故有「聖人之法三千載,昔日栽花今日聞」的美傳。

結論

   損卦的獨善其身是去掉習性,放棄我執。初九:停止已事速去益人為酌損。
九二:守正不損有益於人是弗損。六三:損應損有餘,益應益缺是為全損。
六四:速損其疾可喜可慶,以損其疾以安下。
六五:無心益人確得計,是損其尊以益下。
上九:不損自己卻利他人,做到該損或不該損,興時偕行。
大象辭:「懲念窒欲」乃是損之又損,損到塵染滌盡,玄覽盡除。

  修行之所以必須日損又損的原因在於道體本虛無。
為道日損為進德修業之重要條件,進而要積極的達到益卦
「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」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親近善土,
聽聞正法,方能日新其善日純,其過日寡。
此過程中過猛則易傷,怠慢則緩成。欲速則不達。

  上等人,為道日損以立德、立言、立功必達乎中庸所謂的「上天之載」。
損益以「欲」為對象時,則「上達、下達、向凡、向聖清濁分途」。
人由於心念一動,而產生善與不善。
因此老子以「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」作為醫治世人的利藥。
損益,主調劑之功,為人事之衡,其志相同。
損上益下,是下不足則下,損下益上,是上不足則下。
將其有補其无,使其志相同、同生存、共化育而无憾,以孚天道之至平,
故知一切吉凶係由人事來定奪,天理昭赫,絲毫不爽。
聖人的易理均本乎天道,而用之於人事,對吉凶得失的判定善與不善,
而非當下的福與禍,故云:「生死本然,善惡所歸」。

  損卦雖是在減損,卻具有乾坤二卦的四德:元、亨、利、貞。
原來藏有玄機、密碼。
人不能沒有父母;卦離不開乾坤,沒有乾坤哪來六十四卦,三百八十四爻。
其一:內外交易和錯卦二道的咸卦:君子以虛受人,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
           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
其二:綜卦恆卦:靠恆德的始終如一,
           貫徹到底的決心和毅力的指引,久于其道。
其三:二三四和三四五互為復卦:得初九一陽生反復其道,
          復見天地之心,灼見真理,審微知端,外物不惑未來達到出入无疾,朋來无咎。
其四:交代生卦的泰卦:泰卦上六之凶來到損卦六三為吉;
           泰卦九三之吉來到損卦上九為大吉,是為吉凶生大業。
體會其中的細中細,微之微,玄之玄。
上經十一是泰卦,下經的第十一個卦是損卦,乃是天人合一,41加11等於52艮卦:
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,而損卦是艮宮的第三宮,艮卦是八宮的本宮。
終究是在追求清靜。

    透過損卦的微露其機,欲返回泰卦的自然和諧,自己應時時檢視起心動念,
徹底反躬自省,當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時,便能復見天地之心,
了知生命的意義由後天生命而返回先天生命,由人道返回天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