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般若波羅密經14-離相寂滅
十四、離相寂滅
離相:世間一切現象,都是幻化之相。
圓覺經云:知幻則離,不作方便,離幻則覺,亦無漸次。
寂滅:是超越形象與語言。真理是絕於眾相之外。人人具足涅槃寂靜的本性。為何又要求一個涅槃寂靜?修持上的見地智慧。
經文:爾時,須菩提聞說是經,深解義趣,涕淚悲泣,而白佛言:希有!世尊。佛說如是甚深經典,我從昔來所得慧
眼,未曾得聞如是之經。世尊!若復有人得聞是經,信心清靜,即生實相。當知是人成就第ㄧ希有功德。世尊!
是實相者,即是非相,是故如來說名實相。世尊!我今得聞如是經典,信解受持不足為難,若當來世後五百歲
,其有眾生,得聞是經,信解受持,是人即為第ㄧ希有。何以故?此人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無壽者相
,所以者何?我相,即是非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是非相。何以故?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。佛告須
菩提:如是,如是!若復有人,得聞是經,不驚、不怖、不畏,當知是人,甚為希有。
須菩提:是提問般若經的當機者。徹底了解(真空無相的智慧)。
所謂:聞說是經,深解義趣?
從(生信、解疑、起修、證悟)。就是:緣起性空的見地。
從聞說是經(文字般若)到深解義趣(實相般若)必須經過一段(義理的皈趣(觀照般若)的貫通),不覺涕淚悲泣大徹大悟。
所謂:實相者,即是非相,是故如來說名實相?
(1)諸相從緣起展現(無限時間來促成一切現象又從時間的洗禮中而消失)。這就是如來說名實相者,即是非相的原因。
(2)存在的事物,都是(空)的實相。諸法空相之理。(透過坐禪方式可掌握,大約十天便可體會到空的經驗)
(3)佛陀只是為了引導眾生離開執著人事物的實在性,不得不假藉一個實相而已。目的是(找回本心)。
(4)再深入說明:法性是跟著法相不即不離,若法相離散則滅,那麼?法性又在那裡。(生命消失了,靈魂在那裡)。眾說紛紜?
諍議性很多。佛只可說:緣起甚深。有因有緣世間集。人的生命結束,可去的地方,有六道,無可否認。但修行的重點不在
於此處的爭論,而在於超越。
所謂:得聞是經,信解受持?心無所疑,了然領悟而受持不懈。
佛法是生活中的生命,並不在於書本裡中的文字。無論你擁有多少世間的知識。若不認識自己的本心性,學道無益,離真
理是遙遠的。
佛陀時常叮嚀大眾,覺知身心世間的生滅感受是非常重要的。更必須了解緣起無性,諸法空相。捨離一切苦樂捨之執著。
所謂:我相等即是非相?離一切相即名諸佛?
若有人了解諸法空相的前提下,我等四相皆是虛妄,當下即名諸佛。
圓覺經云:以幻心修幻法,破掉幻覺的無明。
人生的舞台,離不開六塵的表演,只要六根不依著六塵起舞,六識就起不了作用,當下即破我相,我執。
行為的表現永遠比文字或語言更具有說服力。笑容:永遠的代表著無形的語言。
所謂:得聞是經,不驚、不怖、不畏,甚為希有?
1.般若精神:就是空的實相。所有存在現象,畢竟非 自我。(和合為相,實同幻化)此者:不驚駭(其言之過)、不恐怖(其道
之高)、不畏懼(其行之難)。其心寂靜。
2.人們與生俱來的思想都是(以我為本)。自己錯覺自己是真實性。
3.聞經若不能超越合理的知性,就無法理解空的普遍真理。(對自身心任何變化,隨時如實清楚)
經文:何以故?須菩提!如來說第一波羅蜜,即非第一波羅蜜
,是名第一波羅蜜。須菩提!忍辱波羅蜜,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,是名忍辱波羅蜜。何以故?須菩提!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
體,我於爾時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何以故?我於往昔節節之解時,若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
應生瞋恨。須菩提!又念過去於五百世,作忍辱仙人,於爾所世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是故,須菩提!菩
薩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,應生無所住心。若心有住,即為非住,
是故佛說菩薩心,不應住色布施。須菩提!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,應如是布施。
第一波羅蜜:(智慧)。能理解諸法空相的智慧。(自在的人永遠懂得空。空:就是不執著、不造作、不假文飾。放下成見的
左右。)
般若智慧:無我相;無我執、無傲慢、無所得的智慧。堪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第一波羅蜜:就是無智亦無得的世界。佛的世界即般若智慧的世界。涅槃寂靜的世界。
忍辱波羅蜜:內心的包容,謂之(忍)。外境橫逆遭遇謂之(辱)。
佛說:忍之德勝於持戒與苦行。縱然心中燃燒千把火,莫使寸煙往外飄。
忍辱波羅蜜:是針對人生舞台有一股(適應性)。適應環境變遷能隨緣。(洞穿力)洞見虛妄之相,建立正覺的生活。(自制力)
社會的完善是建立於個人道德規範以及心靈建設的基礎。
忍的慈悲建立在相互尊重與關懷,使自心曠達,淨化瞋恨。
忍辱分三種:
(1)生忍:忍受外在因素。
(2)法忍:菩薩度生不厭煩之行。
(3)無生忍:忍知無生之法,作空華佛事。
總而言之:(本身心理狀態,所持的生活態度)
所謂:如來: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,我於爾時無我人等相?
世尊。過去世修持忍辱法。歌利王:是梵語極惡的意思。涅槃經有詳細的敘述?佛前世行菩薩道時,生在南天竺國。
富單那城的婆羅門,當時國王叫迦羅富。生性殘暴。當時忍辱仙人,常在城外講道,迦羅富王帶了宮女出城遊玩。一段故事
。一般眾生對人我之相的觀念是很在意。由其對生命的執著,更是耿耿於懷,才會起瞋恨心。
迦羅富王當時節節支解忍辱仙人的身體,心無瞋恨,也無我相,所支解的身體立刻恢復原來。使忍辱仙人發菩提心,如我
來世得菩提時,第一個要救度就是你迦羅富王(歌利王憍陳如)。這世佛度五比丘之一。
菩薩的修行,首先:當空其心,離相無住,方能發無上正等覺心。此心中不執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才能圓融無碍。
菩薩之行:以空為住。生活樸素,隨緣隨和,擴展心量,沒有容納不下的事物。更思惟身體雖我所用,應事為我思明,世
間雖然相對,我心盡量契入平靜或完全平靜。
所謂:應生無所住心?就是三心不可得。
無所住心:就是(心空及弟皈)。把所有的善惡知見等所有六塵相,通通捨棄,不執著。(智慧最高極致,就是空智的境界)人
為什麼不能靜心?原因在於外在六塵誘惑,引動內六識起浮。妄想雜念。
我們所認識的心,是什麼東西?(心)只不過是根塵識,內應外合所變現的(感覺或感受)的影塵。生理反應跟著心理的妄想起
交互作用。其實找不到這個心。
所謂:若心有住即為非住?
菩薩:不是木刻或土雕。菩薩能做事、能講話、能吃飯等的行者。當然有心做事,但其心不執住行事。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
,應該無相布施。
世間是個圓相(生命共同體)。任何行業,生活圈裡,絕對是互相布施。關鍵點:是心住布施或無住布施。
如佛陀已啟示前世行忍辱仙人的修持,所遭遇。每個眾生過去世所行任何善惡業,不知,今世所遭遇必須要面對、承擔。
今世修行所做布施,必須利益眾生,無相布施,達到不思善、不思惡,涅槃的境界。心無住法塵的布施,如日光明照普渡
大地萬物。
經文:如來說一切諸相,即是非相,又說一切眾生,即非眾生。須菩提!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誑語者、不異
語者。須菩提!如來所得法,此法無實無虛。須菩提!若菩薩心住於法,而行布施如人入闇,即無所見,若菩薩心不住法,而
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,見種種色。須菩提!當來之世,若有善男子 、善女人,能於此經受持、讀誦,則為如來,以
佛智慧,悉知是人,悉見是人,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公德。
所謂: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誑語者、不異語者?
真語者:世間一切現象,都是因緣和合則生,因緣離散則滅。
實語者:若不是現象生滅無常,從何看到虛幻人生,無我實相。
如語者:緣起展現世間相,都是差別形相與不平等的福德因緣。
不誑語者:相對之下,絕對真理,(本體皆是空的精神)。
不異語者:緣起之下,都是空無自性。(幻身幻心幻覺幻知)
所謂:如來所得法,此法無實無須?
以般若心經的論述!(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)。簡單的說明:秋冬的樹葉枯黃落地。形容(色即是空)。一旦春天來臨,樹葉又
長出新葉子,顯示(空即是色)這就是:無實無虛。
以天台宗,一心三觀的論述!(空觀、假觀、中觀)。簡單的說明:從無實無虛的現象建立。將一切現象(法塵)建立在緣起(有)的
基礎上。有的法塵現象會變異,所以稱它為(假)相。諸相會生滅無常而離散消失,所以又稱它為(空)。一切現象不可說(有)
也不可說(空)又稱它為(中)。中觀論的起源因而成立。
天台宗的修行宗旨:以數息法、調息法、聽息法。三法門修(止觀)。止:就是(定)的本質。制心(專注)。培養覺知。當下清
礎。觀:就是(慧)的本質。從定之中開發智慧,洞見真相(形成現象與離散現象)的過程。
禪定:就是(正思維)的意思。從內觀契入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的現象。注重見地:注重般若以及修證。
所謂:能以此經,受持讀誦,皆得成就?
無量功德:不離自己情緒管理,戒慎本身思想與行為。
無量功德:徹底實行,緣起無性,不執於法而行布施。當一位無心道人。沒有貧富之分、地位之別、不計親疏、不計得失。
學佛的人:無論是行解脫道或六度波羅蜜行,都是好的現象。利益眾生。最好是有先出世的精神,後行入世的事業。
人的生活本來嚮往自由自在的。但為了追求慾望,卻犧牲珍貴的自由而求得一時的名利,情願違背自己的本性。人來出世
在人間,就是來還債。若債還清,不要再造新債,生活上隨緣。也就是:無事不要再找麻煩事做。
為什麼坐禪?坐禪是一門學問,它具有兩方面的功能?
1.精神上的訓練,淨化自心,使雜念妄想慢慢沉澱。從調身、調心而入定。(冷靜處理事務等)
2.深悟與苦的解脫有關連。不是人們常說:(煩惱本是虛妄,放下它吧?)不是當事人可會意的。煩惱是由自己發現的,知道自
己所面對的煩惱是什麼?由自己接納、突破。坐禪就是冷靜處理,磨練心智,獲得精神的提昇。如武術道的精神,花道、
茶道、詩道,等等種種的行業的精神。
所謂: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,如人入闇即無所見?心不住法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,見種種色?
佛說:汝坐道場,銷落諸念,其念若盡一切精明,動靜不移當住此處入三摩地,如人有目,處大幽暗,精性妙淨。
若目明朗,十方洞開,無復幽暗,即色蘊空。若心住一個境界以為是空,身心都會僵化,被色蘊縛住。
(內觀五蘊的功夫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