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慈化亭同理心協會

般若經心得講記回首頁/回上頁

金剛般若波羅密經4-妙行無住

四、妙行無住
妙行=時間與空間不斷地互換。
無住=沒有拒絕現象的生起,也不執住現象的消失。
妙行無住=無所行無所不行,雖行而不執著於行。

經文(4):復次,須菩提,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行於布施。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。須菩提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菩薩應如是布施,不住於相。何以故?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須菩提!於意云何?東方虛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空可思量不?不也,世尊!須菩提,南、西、北方,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?不也。世尊!須菩提,菩薩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無住相布施,福德亦復如是,不可思量。須菩提!菩薩但應如所教住。

正解復次:
進一步的說明。布施功德大小,依動機、對象、事物,而準則。大乘佛法講布施,布施最難修。爭議性多。

在三乘共法的道品中,是沒有布施的。(聲聞、緣覺;菩薩)。原因:厭離世間,急求自證,布施對他沒有多大意義。根本在
於出離心。

在五乘共法:布施為三福業,修道的項目。布施的意義:捨己利他。破除慳貪,消除(我)自體愛(我所有)境界愛。達成無我執
與法執的大捨。一般人是不容易做到這一點布施行。問題在於有住布施執著。(為自己利益而生存)。而忽略財富以及物質
的豐富生活來自於社會,必須用之於社會,達到依緣共生共榮。(修行達到這個境界已經無人我之相)。

布施:佛法六度之一。布施分三種。
1.財施:以財物解救一時之困。
2.法施:以智慧解破眾生的迷惑而得到精神安定。
3.無畏施:以無畏的魄力救護眾生的苦厄。

五乘共法的布施,著重在物資的布施。(以捨心。以利益心)幫助別人。這才面屬於有住相布施。有住相布施:大多數都是
勉強性。必有選擇對象或動機以及事物之分別。住相布施的福德,有侷限(得福乃如風)一陣風的吹拂。

布施行者,本來無住於六塵行相,心量才能無限,福德才能不可思量。施的人忘施之德,受的人忘受之著,所施之物皆忘
空,入三輪體空之境。菩薩修行之時:以一切智智相應(發菩提心作意,以慈悲為根本,以無所得為方便)。
無住相布施福德:如:日光明照,不分彼此有情與無情的眾生。

勝天王般若經云:學般若波羅蜜行布施時。以空心布施,以清淨心布施,以無相心布施,以無住心布施,以平等心布施。
不求名聞利養,但令眾生得滅苦。
六度萬行最大意義:佛曾經在法句經云:外行六度之行,不如內在六度之捨
所謂:十方虛空可思量不?(宇):上下四維。(宙):古今往來。(虛空):謂之(天)。

十方虛空,無所不包。為所有時間空間的總和。萬物人生活動範疇。地球在浩瀚的空間裡,僅僅一個角落。而人生在漫長
的時間裡,剎那的短暫。時間的流逝,轉換另個空間,顯示: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的對稱。

佛陀的教化:萬物人生皆在緣起三法印的狀態之下講示基本特性。

1.諸行不斷地變異無常,那麼缺乏主宰性。

2.一切作為或心理作用,感受到的都含概苦的特性。

3.無常前提下,找不到真實自我的特性。

4.動亂之後,皈於平靜的特性。(涅槃寂靜)。

萬物人生的運行,從本自有它的規律(因緣和合則生,因緣離散則滅)。只要菩薩對布施因緣不住相於六塵,自然而然不
會引伸其他枝節。住相布施,相對原理:內心必有罣?彼此分別,苦的特性必定出現。原因:人與人都活在人情的週遭裡,
自然會被(情)所左右,時日久了,就成了習慣而迷失自己。以為樂善好施通常礙於情面,不便拒絕或其他原因不便說明,
但有一點確定的是捐款之人,必定有所目的,眾生行為出發動機根本在於慾望。

菩薩,但應如所教住?
佛:進一步向須菩提說明:
1.菩薩應該遵照我的咐囑,如是降伏其心(妄念)又不著相布施,常堅守菩提心。
2.菩薩忘己無私布施之德、亦不自居其功,所得到無上正等覺。

有則故事:老太婆燒庵
昔日有個老阿媽,供養一位行腳僧長達二十年。二十年的歲月,老阿媽時常付囑孫女送糧食供養出家僧。有一日老阿媽向
孫女說,汝送飯去時,向出家僧抱住,問和尚有什麼感覺?和尚云:「枯木倚寒岩,三冬無暖氣」。孫女回家向阿媽說此
偈。老阿媽很生氣,我供養只是一位俗僧,就把草庵燒掉,把和尚趕走。人活在世間,並非以領悟佛學名相為滿足。
時時要注意環境的變化,經歷世間的實相,才能聞到梅花香。老阿媽:也了解出家眾對戒律的堅持。問題的灼見。欺騙佛
祖不老實。

和尚也經過這次的教訓與磨折而學乖了,也體會佛法的真正意義,終於又回來了。經過一段時日,老阿媽又叫孫女去試探
---結果和尚說:(你知、我知、不要給阿媽知)。佛學要善解人心,相處之道是很重要的事。

宇宙的事物是無定法,人事物時常變化,變化的哲學如影隨形。適應變化的人,永遠跟著真理在走。接受變化的觀念是很
重要的。(變)是原則。(化)是影響。
世間是個生命共同體,互依共生的因緣。人在這現實社會裡,絕對離不開周遭的人、事、物、互相影響而發生息息相關的
因果關係。

以時間的角度來陳述:因果。
以空間的角度來說明:業識。

從時間上的生活運行來陳述?
(1)人在呼吸之間即可感受到空氣的品質以及生活環境的因與果。
(2)從喝茶與小解中,可體會因與果的哲學。
(3)從人與人的閒談裡引伸善惡因果。
(4)從社會的政治學,悟入相關因果。(為了政黨利益、派系利益、個人利益,引伸社會不安定)。
(5)從個人的我見、執著,引伸情緒浮沉、渴愛、取著,造成個人四大不調和的病因(情緒可以影響生理健康)

從空間上的思想來說明?
(1)從本身的思想行為,引伸業識革命(意是行為之先行)
(2)從夫妻相處之道,引伸家庭、榮枯、奧衰、和融、離散的業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