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慈化亭同理心協會

般若經心得講記回首頁/回上頁

金剛般若波羅密經3-大乘正宗

三、大乘正宗
佛法有個基本原則是不變的定律。緣起性空是大乘正宗,諸佛之母。

緣起=一切現象的展現。性空=說明一切現象是虛幻不實性。
緣起性空:主要架構在對自我的否定而凸顯因緣生滅的本質。否定自我本體存在,不否定存在的事實。

經文:佛告須菩提: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,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,若胎生,若濕生,若化生,
           若有色,若無色,若有想,若無想,若非有想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,如是滅度,無量無數,
           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?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

正解
:所謂應如是降伏其心?

離開淫欲,制心克志。愛欲是根本大患。男女交溝的發生,皆因起心的因緣故有四生。

依据受生的方式分為:卵生、濕生、胎生、化生。皆因淫欲而有生命。生命業力報的差別,依照出生形態分為所謂的四生?

1.卵生:蛋殼孵化而生。如:鳥、蛇類等。
2.胎生:母體懷孕而生。如:人、畜類等。(馬、羊、狗)
3.濕生:為水中動物。如:魚、蝦等。
4.化生:蛻化動物。如:蛾、碟等。

由於自己過去的行為業識的演化推磨,所投影今日之相(四生相)。今日所投影任何法相或形態,都有它本身的業力推磨
背景,故有四生的差別相與不平等的福報。

論述業報的因由:是誰帶你來世間受生?

眾生從無始一念無明而迷失本性,落入輪迴的漩渦。根本的原因在於(渴愛)(貪欲)的習性。(起心動念)

這兩種的原因觸發輪迴的動機。

渴愛=指潛在的需求。存在於(我)自體愛,(我所有)境界愛的執?。
貪欲=指攀取的動性。有內心的潛在需求,便會引發向外攀取的行動。
(淫)的貪欲習性來自攀取。而貪欲習性源自渴愛的潛在需求。

生活上引發我們思想行為,情緒反應後的誘因,都是貪欲。

所謂的九有?
1.依色質的感受:分為:有色、無色。
(色)=稱之物質。(物體)是有形之物可見。
(無色)=雖存在卻不可見。如:溶入水中的鹽、糖或空氣中的氫、氧各種氣體。以及三界中魑魅、魍魎。

2.依情識的起伏:分為:有想、無想、非有想、非無想。
(有想)=有心識活動。於三界中除色界四禪天中的無想天外,其餘眾生皆有心識活動。
(無想)=沒有心識活動。如:金、木、土、石之類或草木。
(非有想、非無想)=指外道修行,超越思想的感應。

佛陀最初跟外道學非想非非想定(超越思想的感應)。最後放棄(知非即捨)不究竟法。雖不究竟卻導引今日之世尊成
正覺。佛陀特別重視四禪(定與念慧相應)。

由於過去的思想意識的動能,執取某方面而展現繼續生存世間的影塵。

生命的形成是有因有緣集世間。生命不限定時間的繼起,不落入從起說的因果律。一切存在都依据相應條件的(緣)而
展現(因緣和合則生,因緣離散則滅)的理則。生命的維續是無始,生命的結束是無終。(終)生命沒有起源,生命隨?
因緣而有所變化,隨著自己的業力而相續不斷。繼續生命的力量,就是(業力)。善惡因緣。

緣起法則=從古至今未曾間斷或消失。生命從存在到終止都沒有離開緣起公式。
十二因緣:它決不是說明人生生存的發生,而是說明人生過程相互依存的關係。

生命的輪動,就是業力的推磨。業力的展現就是(無明)苦的本源。佛的緣起觀,是和合相續的因果觀。發現它有必然的
前後階段。許多學佛者,不知十二因緣或了解無視其用。當你深入禪修時......以我,我所見為攝導的煩惱會一五一十的浮現。

無明=人們對現實缺乏正確的知見。認識上的錯亂,行為上的執著、性欲、貪欲等。對緣起三法印的特性無知。

由於眾生時常被對象(六塵)吸引而迷失覺照力,執著人事物當衡量價值觀。
無明:並非有個東西叫無明。是本身對真理無知狀態下,對貪瞋痴的執著,對自我人生的成就感,得意忘形。

(有)無知作為條件(業)行便會產生階段性的依存。譬如:別人說你不懂佛法,心中的火即燃燒。無明從此起。

無明:為一切煩惱的總相。一句你不愛聽的言語,就起困擾,這就是:無明。一句無心的批評,怨恨不忘,就是無明。

行=指思想與行為的動作。生命的動態(一切作為,心理作用)是業力的推磨。

識的認知以行為作對象,與愛相應。(行)本身不是對象,隨性向而行。(行與識)互為條件的存在是相通性關係。

行是動態、變化的流動,在流動中所看到現象而生種種的波相。

識=人生的流動以識為根本。愛欲是識的原動力。(識)並非無因而能自生,普遍來自於(六根)與(六塵)接觸引伸
(六識)的分別功能(感受、情緒、思考、認知、行為作意)等業緣相應生起。

(識):是根据對方的反應而有所行動。人是離不開(識)的引導。

名色=(名)是稱呼。(色)是四大和合。總稱為(五蘊)色受想行識。五蘊是(識)引導所緣,形成實有身心世間而成立。

識不著於五蘊即不受制各色,產生業力革命(吾有生命,故有大患)
六入=依眼耳鼻舌身意尋找對象,衍生花色人生。
大部分的人都往外尋找六塵,而衍生相對的問題。

觸=的起點是相依因緣而生。這就是緣起特質。若沒有接觸,何有妄想、渴愛、情緒、執著的問題生起。

受=是接觸性一種引力。(感覺對象和感受主觀)剎那形成。
若沒有接觸即沒有感受的動機與條件。
若有接觸立即停止一切動作反應的延續。同時思惟接觸的感受,深入體驗苦、樂、捨的真相。人的一生,離不開感受的範疇。

愛=是能動性。渴愛是一種貪欲的表現。不停地擴張求其滿足的心願,持有深切的期待。

愛是苦的根本。是理智的無明。以為追求個人的夢,會帶動人生的幸福快樂嗎?而沉醉於價值觀。

愛是嫉妒的,是自私的執著。愛也是無知的我執是不確定性的苦受,也是煩惱與喜悅的交響曲。

取=抓住的心態。取是一種需求,追尋喜愛之物,欲望人生的典型。
愛與取是互相吸引,互相纏縛,展轉為因果。

有=並非無因而自生。(有)是取?的條件,也是關係的伙伴。若沒有喜愛,就不會貪欲,也不會想去(取)以及佔為己有
的念頭。
有:即是業力的推磨而存在。亦契合(此有故彼有)的相依因緣具體反應。

業力來自於行為。行是無知的表現,思想的契合。生命的存在必須從(有)開始需求。欲望才能生存下去。

生=存在的現象開始,謂之(生)
生是無常和苦集的節目。生是以(有)為伙伴,(愛取有)相互依緣,造成生命的條件。不論生命有多麼尊貴,過程有多
麼美好,多采多姿的人生,它畢竟是空、是苦。(人生必有四大不調和的現象)。苦是依生命本身而有,人人所不可避免的。

老死=生命過程中諸行無常的寫實。有生命必有相應壽命,天地萬物同等性,俱有的現象。

十二因緣法,是解脫重要的綱要,予以覺知。十二因緣法,皈於(煩惱、業、苦)。
(煩惱)是錯誤的思想行為(業力)所引發的(苦)。
(無明、愛、取)是煩惱之因。(行,有)是業力的推磨。
(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生、老、死)是苦的本源。

五蘊的組合(色受想行識)是生命的開始。人的生命只有 在五蘊的範疇裡活動。一旦脫離了五蘊的感應器,請問生命又在哪
裏?照見五蘊的身心活動,必須從四念處下手(內觀修行的課題)深入內心不同所緣境。

(一)觀身念處=生命的物理現象,引伸生理反應,產生心理感受。心的恐懼,引起情緒浮沉現象。(我的最愛這部份)怕生
命失去。另外一部份,觀身不凈。身體沒有一處是清淨。從身體觀察每一個點線面都是不清淨。

1.生命對每一個細節的取角,必須當做一面鏡。從鏡中照見內心的取捨、對立、愛恨或不平衡點。

(二)觀受念處=這種情緒恐懼不安的反應,來自於生命和物欲怕失去。

2.從六境中照見五蘊,如實知生命無常,(不確定因素所產生的苦集)或生命剎那或物欲剎那失去(空)。若無法接受,不可意
料事務的變化的現象。心時常要接受痛苦的煎熬與恐懼。人的一生離不開感覺和感受。

(三)觀心念處=思惟心的反應變化,為何是動性不定。時常改變想法。

3.世間是內心的取相,若看不清世間無常生滅,永遠走不出苦樂捨的三角關係,許多不必要的困惑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,
然後自己要去面對承擔解決。解決方法必須從內心深處去觀察為什麼取捨、愛恨?為什麼會心煩,不如意?想要證明什麼?
獲得什麼?等等因素。

(四)觀法念處=沒有一個東西是永恆不變性。時時適應變化,不要棄緣起法的精神而誤入邪法的知見。

4.世間是一個大漩渦。森林中的樹葉都是法(世間法),到處都在拉,都是陷阱。法是虛幻不實、是善變、是無常生滅去接受
不可避免的事實。這對心的平靜是非常重要的。隨時見到五蘊能離的世間與境不粘的世間。
雜阿含經云:見緣起即見苦,集、滅、道?

人活在世間就離不開五蘊的活動,一旦執著於五蘊,往往我的感覺與感受就出現了,所有與我的對立也跟著出現。

苦的意義:凡是真正見到苦,也必見到苦的生起?
苦的觀念從三方面審察:(1)人生各種苦難,如生老病死,冤憎會、愛別離、求不得,五陰織盛,身心苦楚(苦苦)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2)天災地變不可抗拒或變異而生的苦(壞苦)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3)因緣和合生起的苦(五取蘊)色受想行識。(生老病死是(色法),愛別離是(心法))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色影響心,心又回轉影響心,相互相成。
苦的真相探討:指人生多苦的真相?苦是現實人生不適應變化的結果。

(一)自己與別人的互動不和協。(主觀勝於客觀)。
(二)自己與物欲關係不平衡。(現實與理想落差)。
(三)身心關係不平衡(心有餘而力不足)
(四)思想與行為不一致(言行不一產生罣碍)。
(五)適應環境的心煩。
(六)工作性質千篇一律。
(七)事與願違,不能隨心所慾。
(八)與生俱來的慾望加上我愛、我慢、我見、我痴。
(九)對現實世間無知又不敢面對現實人生以及理由一大堆逃避心態。
(十)健康出問題、家庭變故、經濟萎縮。
(十一)維護自身利益,為生存幹活,衍生精神負擔。
(十二)除了生理不可避免的需求,心中糾纏著無法滿足感,引伸慾火燃燒。
(十三)以感情用事,落入取捨,愛恨的漩渦。
(十四)過去的行為,引伸現在、未來的困惑。
(十五)論述一大堆,高論一籮匡,事臨身茫茫無所措。
(十六)不確定因素所引伸的苦煩惱。
(十七)語言溝通不良所造成的磨擦。
(十八)煩惱與痛苦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貪瞋痴所引起的。
(十九)對佛法的觀點深入有別所引起諍論、對立,引伸不友好的語言。
(二十)許多痛苦都是(身見)有關係。對生命的執著。
(二十一)苦惱的來源是被種種慾望束縛,成為慾的奴隸。生活上引發我們的思想行為,情緒反應的誘因。

尋思滅苦的方法?
若我們了解苦的因果關係,便能見到導致苦的止息之道?
從定下手。

(止)是定的本質。培養當下的覺知。從生活上自我約束、要求。生活的語言與行為做適當節制。

從定慢慢提昇素質。修定的人,對苦的解脫,只是一時的作用。定靜的功夫結束了,照樣煩惱苦生起。(必須面對現實人
生的生活)。
修定必修慧。從定中開發智慧,才能洞見真相。解脫煩惱苦。必先斷滅自己心中的我執妄念慾望
慧:決定苦的解脫。

(觀)是慧的本質。了解苦的因緣,直到滅苦的道。解脫之門。
1.內觀緣起三法印。徹底洞穿生滅無常現象。(形成與離散)的過程。
2.從五蘊的執著,照見五蘊皆空的體驗。(實相)

(色):本來是緣起有的現象,當下無自性

(空)。從本清淨無為。修行者不必求得色身清靜,那個清靜的境界,無非是個大妄念?凡夫求個清靜。以為那個清靜的

(我),我在清靜嗎?我要修持到一塵不染的境界?經云:觀身不淨。身體那個部份是清淨的?

(受):就是感覺。(生理反應與情緒反應)。以禪坐來說明:都在玩弄感覺,達到無妄想的境界。其實禪定:就是(正思惟)所
有現象皆空的境界。然後使心沉澱下來入一輪明月。(前念過去,後念未至,當下的空間,就是佛性的顯現)。清淨本心。

受:即是空。感覺的背後都是空的實相。眾生學佛都希望轉識成智。這些概念都在玩弄佛學文字名相而已。意識上的妄念
已經把精神困住、束縛,何能轉(河車)。將妄念轉正念。其實正念也是空的實相。

受即是空。感覺本來是空,又何必多此一繫,在精神上耗費功夫。學佛者求得解脫,結果都在感覺上轉來轉去祈望的到解脫
。反而執著解脫。難以達到心空及第皈的境界。(解脫是煩惱的止息)。

(想):也是空。何必去空它。妄想根本不能存在,它是生滅自然,自他不二。若是執著它,妄想雜念會源源不斷。

(行):即是空。行:就是生命的動能。(一切行為,心理作用也是行)。懂得行蘊,才能(明心)。行蘊是推動生滅的力量。如同
宇宙的運行是動態的。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。想斷都斷不了。人們以為打坐是靜,其實入定才是大動,看到一股生滅的動力。

內觀禪修的行者:我們打坐為什麼感覺內心不能寂靜?因為行蘊不得空之故。(人的心理與生理)現象的原因。有生命絕對有
感受生滅或妄想雜念不停地一波一波。不用在身上用功夫除妄想雜念。人們以為借?念佛數息等等克制方法,就能除棄雜念
、妄想。這是佛教方便教導一種制心一處。其實也是大妄念。佛說:放下一切的執著,自然而然,契入清涼地(有餘依涅槃)
的境界。是謂:見性。妄想本身,非因非果,妄想是因他而起,它是無根。只是妄想中,立因緣性。其實是空的本來。

(識):即是空。識依附在色身而起作用。識:就是心意識。(識)最難懂的。佛在楞嚴經告訴阿難:縱滅一切見聞覺知,內守
幽閒、清清淨淨、都還在意識的狀態中。

3.世間所有價值觀的取捨,必定來自於(心識)的反應要清楚心識的反應?所接觸的是喜悅、瞋恨、自欺、貪欲等等現象。
不要執著它,自然會消失。(法爾如是)自然中的現象。五蘊的現象都是無智亦無得。

所謂: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!
無餘:不受生死煩惱。心靈深處得到解脫。
涅槃:不是斷滅實有的生死。也不是另得真常我淨的涅槃。本性空寂無生、何有可斷?何有可得?(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)

佛說:涅槃是無為。在名稱上是依恃有為而施設的。涅槃依生死苦集而施設。苦集的解脫,即是涅槃。

涅槃的意義:脫離執著的人。(真正的休息)回復本來的面目。身心皆空,萬緣放下。

無餘涅槃的根本智:就是(一切現象的所以然。)萬物人生從本具有的德性。(本來如此之道)一切現象的本身,都是因緣和
合之相,如幻人生的當下,即是(緣起涅槃即如幻的性空)

法華經譬喻品第三章舍利弗說偈言!


世尊知我心,拔邪說涅槃,我悉除邪見,於空法得證,爾時心自謂,得至於滅度,而今乃自覺,非是實滅度?

舍利佛說:我修持的過程,完全止息妄念雜想,證到了 那個空的境界。自己認為已經得道,到了涅槃境界,佛的果位。
如今乃自覺,非實滅度無餘,真正證入大涅槃。

佛說:萬緣放下一念不生,絕對空的境界,那個叫作有餘依涅槃。(萬緣的種子依然存在)只是沒有爆發而已。

如是滅度:吹滅的意思。皈入清涼地。
指心中的貪婪、憤怒、挫折、嫉妒、驕傲、我慢、疑惑等習性的斷盡。
煩惱就是無名的別名。愛取有的執著。(涅)就是空寂。(槃)指煩雜的事務。將繁雜的事務,涅死在槃子裡。

佛陀的滅度法門?為何不說:(皆以身心世間滅度而滅度之)。本來學佛法的願望,為求解脫?為什麼求解脫?因為人生有
煩惱,有痛苦,所以求得解脫。經云:是人於何,而得解脫?但離諸妄(虛妄),名為解脫。楞嚴經明白告訴大眾,五蘊皆
是虛妄,都要脫離。離:大意(不執著。)身心世間,乃至物理世界一切現象都是都是虛妄。

佛說:雖然滅度眾生,實無滅度?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。(法爾如是)自然中自然根本。

緣生緣滅,何有眾生滅度?只不夠是自性自度。學佛人必須了解:不必強調棄除任何現象,現象自有它的相應壽命自然會
消失。菩薩度眾生的智慧?

(一)明知緣起無性。無眾生可度,但不忍捨棄眾生的根器,而啟建(水月道場作空華佛事)。目的叫醒眾生(現象世間的無情,
有情生命的開展)所重視,從自己的心意識去調御適當。外緣(攀緣之心)應盡量減少。時常被外在的六塵牽引,如何使自己的
心契入平靜、清涼地。

(二)度眾生必先度自己。應當先把自己建立於正當,然後才去度別人。佛是自度而度人,自覺而覺他。

(三)出離生死唯一法門:就是:八正道。(戒定慧)三無漏學。正見與正思惟的深淺層次。

所謂: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?
我相:通常是自私、愛面子的人。以自我導向行事之人。只顧自己的利益與感受而忽略別人的感受與存在。
人相:人的情緒會反應於面相。相處之道各懷心思嫉妒、猜忌。
眾生相:名為行菩薩道,實則名聞利養。(則)
壽者相:凡是焚香禱祝祈求長生的人。(執著身見的人)
即非菩薩?住執四相的人即非菩薩。

(1)教化者,若有貴愛之心,下化者必起貪得之愛。
(2)眾生為何會選擇人的世間,就在於各有其習性,各有其葉緣推磨。
(3)非菩薩成菩薩行:我所說心理意識轉變為正覺理智。佛學上的(轉識成智):既然不能改變環境,為何不改變自己的思惟。
    猶如:燥雜的聲音,轉化為佛言的聲音。這要有點時間:從心理生活來培養,不可急躁
(4)若自私行為的人說依據共生法則都是不如法(廢話)原因前提以有四相的觀念即非菩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