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般若波羅密經1-法會因由
釋經題
金剛=(1)堅定的信心、魄力、面對承擔的精神。(2)歷萬劫而覺性不壞。
般若=妙智慧。
(1)追求真理,了悟生死因緣,止息煩惱得以解脫。
(2)從空來到色的世界.又回到空的世界。諸法因緣生,因緣滅。
(3)知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,謂之智。知一切法悉皈畢竟空,謂之慧。
波羅密=由生死苦惱的此岸,渡到涅槃安樂的彼岸。
經 =心路歷程。人生在世間不離世間覺。(在現實社會而不能了解現實)就是無知
=心為法本。以般若為先導所行是空的思想,一切法皆如的精神。
佛法的精神:以出世的思想,行入世的事業。(先解脫的精神而行菩薩的行願)
世間法的經與出世間法的經有極大的差異!
(一)世間法是相對性。
有取、捨情識的社會,有對立、分別、愛恨的思想。對人事物(法)的觀點:由於現實生活的需求趨向於表面上的價值觀。
執著於(名、利、情)的成就感。以及面子問題。所追求的是華麗的表面,人們以為有了財富人生就有價值,有了名望人生
就有意義,有了情愛就多彩多姿。其實人生不是以此為樂,也不要以世間的事業成就者為解脫人生(沒有煩惱)。人生在世
間不能只依賴,浮華不實的人事物來追求生命的短暫幸福與快樂。
物慾人生的追求是短暫性,幸福、快樂的背後隱藏著不確定性的苦受。
人們的顛倒思想,迷惑外在六塵(色聲香味觸法)感官的表面,而失去本性的人生。
法句經云:追求(名利情)原本無可厚非,但人們一旦追求名利情,就失去理智,卻未必真正獲得幸福快樂的實在。
金玉滿堂、莫之能守警之。無論富有到何種程度,總是皈零(散失)。事物總是會四大不調而失去生命。
(二)以出世間法的經的思惟。
人活在世間只是一種過程,除了和生命競賽外,究竟人們還能在世間得到什麼的什麼?
人生只不夠是一片葉、來去之相如浮雲。生與死只是生活之中的一部份。何時擁有生命,何時失去生命,不知所措。
佛陀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:都是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的真理,於是捨離這些虛幻人生的事物,沒有絶對快樂的世間。
世間的財富是世間的,帶不走一針一線的。再說:擁有越多的財富,煩惱越多。(富貴之榮,不足為樂)。
修行當務之急,以捨棄貪瞋所帶來的煩惱苦,趨向解脫為宗旨。所追求的是涅槃寂靜。常樂我淨來自於擁有一顆清涼心的
寧靜,幸福快樂就是這樣的擁有。
人生最不好控制就是(慾望與情緒)。慾望=來自於追求理想人生的執著。情緒=來自於期待的失望與得到的不滿足。慾望是
貪婪的表現。(人之慾,深廣如海,永難知足)情緒是愛與恨的交響曲。
慾望無限上剛,情緒與煩惱苦也無限的提昇,思想革命永遠的跟隨業力的推磨是不止境,解脫煩惱苦的機會,不可能實踐,
寧靜的心永遠不會存在的。
解脫是知足的境界(人到無求品自高)。對物慾要知足,對人際關係心不攀緣,安靜的修行。
我們一生當中都很習慣向外攀緣探討,對錯問題卻很少檢驗自己的心,有多少虛偽自欺貢高傲慢真實的面對自己與誠實人
生有幾回?
一、法會因由
法會的成立,必須具備三個要件
(1)寧靜的場所(2)聽眾的因緣(3)主講者
聽法者:要有耐心、冷靜的思惟,正法要何乎於所需的(真理與實相)
正法的定義:決定於身心解脫為本。其次是契入解脫的方便法。
了義的定義:合附於緣起的真理。
主講者:借佛陀之心印,為我們作渡水之舟筏而已。應機說法,事理分明,深入淺出。
佛陀講示這本金剛般若經是針對須菩提(善現)提問而示說。
這本金剛般若經的重點:以身心解脫為根本,以行菩薩道為副。
解脫的內涵=是止息貪瞋痴所產生煩惱苦的業力推磨,解脫沒有解脫的境,是自覺自證。
行菩薩道的內涵=慈悲在於幫助別人消除貪瞋痴所引起的煩惱苦,而不是滿足對方的希求與慾望。
金剛金經文〈1〉:如是我聞,一時,佛在舍衛國,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爾時,世尊食時,
著衣持缽,入舍衛大城乞食。於其城中,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飯食訖、收衣缽、洗足已、敷座而坐。
正解:經的開場白都冠上(如是我聞)為經首。
阿難尊者,隨侍世尊的身邊,故聞佛說。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。
佛陀正覺時在鹿野苑初度阿若憍陳如等五人說:緣起與四聖諦(苦集滅道)為剛要。
佛陀涅槃時說:(四念處為住)。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性法空、觀心無常。
如是=講是一切現象(色心二法)的本質。
緣起:說明一切現象的展現。是無常、空、無我的實相。
性空:說明人、事、物(法)的不實在性。虛幻人生不可得的事實而開啟人生觀。
金剛般若經,分多門趣入適應眾生的根性。所以有種種的行門。也就是說:方便有多門,皈元無=路。簡稱一乘道。
金剛般若經是根本智的概念:(空)的般若精神。無住、無相、無願的中道義。而契入解脫道的法門......
(一)四念住為基本《內觀禪修》一生修學的工程,時時檢驗自己。方能更明確了解自己,這是很重要的。
(二)以四聖諦《苦集滅道》為主關鍵(了解苦集的因由以及苦集的止息)。
(三)以三法印《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》為引導的認知,了解宇宙人生的實相。
(四)以十二因緣為立義大本,活用緣起互依作意的分析因與果。
我聞=以三法印的引導,了解宇宙人生的實相。整個宇宙人生的藍圖的設計,時間與空間的真相。智慧。
時間=(無常)相續性。因有物故有時的推移過程。代表時間的流程與運性。一切人事物隨著時間的變化過程,展現生滅相續。
說明:諸法(人事物)從無限的時間來促成又從時間的洗禮中來消失,只有在人生短暫生命過程,盡量平衡(思想)正知見,
(行為)正當性。這就是生存世間的特性。
空間=(無我)相依性。 依緣共生法則。代表空間的動能及場所。展現人事物互相共存關係性。
而這共生的法則,任何人都無法改變它或抉擇的。
說明:人事物的促成,須具備許多因素與條件在空間衍成,相互牽制,消長而轉化。(有因有緣,世間集,世間滅)
諸法若僅僅一個單數,是不能成立的事實。(我)者不夠立足於時空的短暫相應壽命。
若是諸法有一個(自我)本體常住論,必須具有......
1.自生能力,獨立於他物的特性。
2.主宰天地的性質(生命常存)。
3.永恆不變性(永遠都是這樣子)。
本體=(無生)。時空的軸動,就是:無生空寂。緣起的當下是無性、是名為(空)。
說明:緣起展現一切現象是無所住、無所得的過程,如來如去、不即不離,貫穿古今,此現象隱藏著永恆。
一時=明佛陀之處所(祇園精舍)。
萬古只在一時,古今始終不離於(當下)(此處)(自己)一念。
舍衛國=是波斯匿王的國都名。
衹樹、給孤獨園=太子衹陀所種植的樹林,有一位名叫須達多為人樂善好施購買轉送給佛陀當精舍。
千二百五十人俱=指成道時初度人眾。
鹿野苑度:阿若憍陳如等五人(隨身侍者)
鹿野苑度:耶舍長者子等五十人。
火龍窟度:优樓頻羅迦葉等五百人。
象頭山渡:伽耶葉等二百五十人。
王舍城竹圍度:舍利弗,目犍連等二百人。
爾時世尊食時著依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=世尊:佛之稱呼。有十稱:如來、應供、正偏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,無上
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世尊。
鉢:應量器。乞食:佛教制度。依次乞食,不超過七家。
下乞食:以養性命而自利。
上乞食:以養慧命而利他。
人們每日的生活作息之道。就是:作務、休息、吃飯、自省、思惟(內觀禪修)。
世尊在短暫人生之中,展現平凡的生活(道)與(德)。道在於柔,德在於順。以道德求勝于已,不以道德求勝于人。
道德的規範,是遵循理則,倫理行為,戒律的約束。也就是說:認識自己,洞見真理,關懷、包容、自省、自愧的互助
精神無貪瞋痴的生活。佛陀教化弟子,是思想
正知見行為。正當性,以及平等無私大愛精神。棄除彼此成見,熄滅(我)自體愛,(我所有)境界愛。
這種以自我中心思想的我執,我愛、我慢、我癡的行持法。
什麼是平等無私、大愛精神?
1.相處的藝術,技巧的運用,知性等同觀,各當司職,同於自得,以及互相欣賞對方的優點與才能。
2.佛陀已無心而運化,已無為而教化,已無言而善應,以寂靜而遂通當行而行,當住而住的精神。
3.諸性是平等的,沒有貧富差距可分,佛乞食一律平等不分,安住於寂滅平等法性中。
飯食訖,收衣缽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
佛吃過了飯,將衣缽收拾乾淨,也順便洗腳手,親自在地上舖了蒲園,準備靜心思惟。